【什么是隐性梅毒】
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。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未经治疗,或经过剂量治疗但药量不足,临床症状和体征会自然消失,但血清学其反应还是会呈阳性,只是并不会使血清学反应假阳性而引起其他疾病。
【隐性梅毒分类】
潜伏梅毒可分为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。一般是感染梅毒后在2年之内者称为早期潜伏梅毒,会有传染性;在2年以上者则为晚期潜伏梅毒,虽然传染性会消失,但对于孕妇,患者的梅毒螺旋体仍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。隐性梅毒不经治疗,会有30%的患者将发生晚期梅毒。
【治疗与预后】
早期隐性梅毒,可用苄星青霉素(长效青霉素)240万单位,臀部肌肉注射,每周1次,共3次为一疗程。而对感染晚期患者及不能确定病期的,治疗用药方法除与早期相同外,可于休息两周后进行第二疗程。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者,则改用四环素(儿童不宜用)或红霉素。
隐性梅毒与其他梅毒一样,经以上治疗后还须定期追踪观察。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,包括临床体征和血液RPR化验。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。第三年复查一次,如无复发,可停止观察。如有复发,包括临床症状的显现或RPR由阴性转为阳性,则应加倍剂量进行复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