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性传播疾病 > 淋病

淋病是一种流行传播性疾病?


  淋病是一种由细菌传播的疾病,其流行普遍。会侵袭人的子尿道、直肠、眼或喉及子宫等其他器官,而且常与衣原体病共存。患淋病后,你会感到小便时灼痛或瘙痒,或许你也有可能什么症状都没有。还会由淋病奈瑟菌(简称淋球菌)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等其他疾病。

  淋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。据统计表明,欧美及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病率非常高,如美国1960年发病率为145/10万,1979年为459/10万,1981年为435/10万,在80年代初期淋病出现稳定或略有下降。英国1979年发病率为119110万,与1975 1978年基本持平。在非洲的某些地区淋病的流行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。据1981年资料,在乌干达的坎帕拉发病率估计为10000/10万,在肯尼亚为7000/10万。

  而我国在80年代初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旅游事业的发展,性病又重新流行,且呈持续蔓延趋势,其中淋病发病人数占我国目前性病病人数首位,患者多为20~30岁青年人,其中以流动性大、社交频繁的职业者多见。

  在淋球菌耐药菌株方面,目前已有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分离出PPNG。在非洲和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的PPNG分离率占10%以上,其中菲律宾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在80年代初PPNG占淋病患者的30%~50%,西非为30%~40%。耐药菌株较少的欧美国家,近年来耐药菌株数也在成倍增加。我国也分离出青霉素耐药菌株,如1998年上海分离出青霉素耐药菌株为18.9%,其中5.4%为PPNG菌株,广西南宁PPNG菌株为16.75%;1989年南京地区分离出青霉素耐药菌株为80.3%,其中PPNG为9%。并已出现耐壮观霉素菌株。在淋病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应引起注意。美国曾提出:当一个地区PPNG菌株百分率超过5%时,青霉素不应成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。